第六期红图论坛2025年6月1日,第六期先进医学技术“红图论坛”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图书馆顺利召开。 江苏省人民医院孔祥清教授、南京大学顾宁教授、南京大学徐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庆国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东南大学钱卫平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崔畅主任以及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顾宁教授与孔祥清教授共同主持。 顾宁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心血管驱动多器官互作研究新技术”,强调了心血管主导的多器官动态互作是许多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关键进程。然而, 现有技术难以系统研究心血管主导的多器官动态互作过程,严重制约病理机制解析及治疗策略发展。针对这一医学难题的重大挑战,本次会议汇聚了业内资深专家、学者,以期加强各方的紧密联系与交流合作,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创新,从医工研协同创新角度深入探讨心血管驱动多器官互作问题,推动相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陈明龙教授、李庆国教授、张俊杰教授分别以“恶性心律失常的自主神经干预与医工交叉研究进展”、“高原环境短居和常驻人群心血管病诊疗的关键技术与干预策略研究”、“经导管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为题做了会议报告。南京大学倪海波教授介绍了心血管驱动多器官互作研究平台的新进展。徐标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并总结说心衰是心律失常的重要“土壤”和诱因,而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房颤)是心衰进展和急性加重的常见“触发因素”和“加速器”。大家要基于现有的研究平台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中的机制与对应的干预方法。 会议最后,顾宁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第六期“红图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心血管驱动多器官互作的研究提供了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探讨为论坛注入了活力,拓宽了大家的思维,为医工融合起到促进、带动与引领作用,同时推动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